眼睛護理|眼睛乾澀及青光眼使視力下降 中醫針灸有助改善徵狀免惡化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4/01/16 17:41

分享:

分享:

針灸有助紓緩眼睛乾澀,也有助青光眼及早期白內障患者改善視力、避免病情惡化。(iStock圖片)

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,使患上近視的人愈來愈多。而近視度數太深,患上青光眼、白內障的風險亦大大增加!加上現時不少慢性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,對眼睛造成的損傷不容忽視。及早覺察眼睛警號並求醫,可透過針灸改善病徵及控制病情,有助保護眼睛、留住視力。

解決眼睛乾澀

眼睛持續乾澀困擾生活,常常要滴眼藥水,甚至因而感到刺痛,便應立即求醫。註冊中醫師朱嘉俊解釋,眼晴乾澀源於水濕代謝出現問題,津液失衡而致。醫師會先為病人找出病因,如淚液分泌不足、淚管堵塞,抑或長期鼻敏感令淚管通暢度受影響?

他續解釋,不論津液過多或太少,均顯示病人的肺、脾、腎三個臟腑於水液運行上出現問題,故治療會集中以針灸調和這三大臟腑。「針對這個問題,我們會透過針灸五輸穴以調平臟腑氣血,從根源整體解決眼睛乾澀的問題。」五輸穴通常位於手腳趾、膝蓋及手踭位置,針灸相對安全。另外於脾肝經的合穴、陰陵泉及曲泉等穴位針灸,亦對調和水液有幫助。

最新影片推介

朱醫師續指,中醫會因應病人個別的身體狀態調整治療方案,如因脾胃問題、肝火盛而導致眼睛乾,亦會加配使用太白、太衝等穴位。除了內臟問題,若望診時發現病人頸椎有偏歪,有機會令頭部氣血失衡,影響眼睛的血液循環,使眼睛易累、視力變暗等。醫師亦會加以調和,使經絡走向更順暢,治療效果亦加倍。

為青光眼患者降眼壓

青光眼患者易眼壓高,持續眼壓高不但常感眼痛頭痛、視力模糊,更有機會破壞視神經,嚴重可致盲。朱醫師指眼壓高與血液及水液代謝有關。治療同樣以五輸穴為基礎,先調節肝膽,改善氣血和水液代謝處理根本問題。若病人持續眼壓高,則會選擇刺络放血:「因瘀血會堵塞血管,用刺絡的方式減少瘀血,使血管回復暢通,病人的血液循環理應有改善,希望其眼壓可回復正常。」

中醫師一般會選擇位於膝蓋後方,對應眼和血的委中穴來放血。另如耳朵出現明顯青筋或瘀血,或頭部感覺疼痛,亦有機會選用耳穴放血;若病人眼壓未受控制,建議一星期針灸3次。當眼壓回復穩定後,眼睛損傷的風險會隨之減少,可透過持續的針灸調理避免病情惡化。

朱醫師建議大家於晚上11時前入睡,因凌晨1至3時走肝經,這段時間宜熟睡。(iStock圖片)

朱醫師形容針灸有激活視神經之效,曾有年長患者患青光眼逾廿年,一邊眼睛只剩下1/4視力,只能看到模糊白影。但經長時間針灸後視力有明顯改善,感光和分辨顏色能力變高,也能看到頭髮、衣服、物件等輪廓,生活質素大大提升。

減早期白內障惡化風險

早期白內障會使視力矇糊,好發於糖尿病人身上。朱醫師解釋此症同樣會循調理肝膽為根本,如患者有血糖問題,會集中疏通三焦,以降低血糖回復正常水平。疏通三焦的方法會在肚臍周邊下針,配合手腳的五輸穴,有助改善病人視力、回復清晰。

(曾耀輝攝)

「疏通三焦經的針數雖然較多,但會用特別幼短的針,而且淺刺亦較安全。」朱醫師建議血糖不穩定者一周針灸3次,回復穩定後可每月針灸2次作調理,當病人的血糖受控,早期白內障的惡化風險也隨之降低。

4大養眼貼士

春季將至,此時節宜養肝、養眼。不論年紀及有否患有眼疾,養眼愈早做愈好,朱醫師有以下幾個貼士:

1. 晚上11時前入睡,保持睡眠充足
凌晨1至3時走肝經,這段時間宜熟睡

2. 多散步、保持愉悅心情
動怒使肝氣上衝,鬱悶也會帶動肝火,兩者均有機會傷眼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3. 定時熱敷雙眼
當下午3至5時走膀胱經,或任何時候感到眼乾眼累時,可熱敷雙眼10-15分鐘,改善血液循環,放鬆周邊肌肉。

4. 多吃枸杞同菊花
具明目作用。而枸杞能養肝血,肝血充足有助減低肝氣鬱結的機會。

記者:吳霆俊